转世番外(二)
鞠场上激战正酣, 场外贵女们的助威声也不绝于耳,大周相较于前朝,风气本就开放, 女子可以骑马、经商、读书, 加上女帝登基,女子地位更是有所提高,生于永安一朝的贵女们也不避讳为场上儿郎助威, 李楹也随着其他贵女站起来,她不停喊道:“十七郎, 小心左边!”
“小心右边!”
“十七郎,打得好!”
场下的明媚少女呐喊着为心中的情郎助着威, 场上的少年也愈战愈勇,一次次侧身挥杖,马球直入毬门,风采无人能及。
不少吴中贵女也交头接耳:“那位郎君是谁?”
“长得好,马球打得也好。”
“听说是扬州刺史家的公子, 裴十七郎。”
“可有婚配?”
“尚未。”
贵女们听到这,心中都小鹿乱撞起来, 一个个暗自思忖,等马球比赛结束一定要去结识结识, 而这场比赛也没有悬念的以扬州官学大胜告终。
当崔珣毫无争议地拿到镂空黄金马球时, 他握着金马球,心中有种很奇妙的感觉,镂空黄金马球是用纯金打造, 是两地官学在马球赛后奖赏给表现最优异者的, 他拿这个自然是实至名归,他手指轻轻握紧马球, 回想前世的时候,在他生命的最后几个月,他手指因为受了酷刑,筋骨尽断,连弯曲都无法弯曲,饮药喝粥这种事都要李楹喂他,即使后来伤愈,也连握双筷子都费劲,一手漂亮行草是写不出来了,草蚂蚱是编不出了,如今终于有了一双活动正常的双手,而且还靠着这双手握着月杖,赢得了马球比赛,怎么能不觉得奇妙呢?
忽伙伴喊他:“十七郎!我们回去喝酒庆祝庆祝吧!”
崔珣这才恍惚擡头,他看着那张和曹五相似的脸庞,扬起嘴角:“好呀。”
崔珣此生,有父母疼爱,有朋友相伴,他性子虽然还是如前世那般冷淡,但已经少了很多阴郁了,三两好友与他勾肩搭背:“走!”
崔珣忽停了脚步:“等一下。”
他视线定定看向被几个男学子围住的李楹,少女俏生生立在那,皎皎如天上明月,崔珣忽喊了声:“明月珠!”
李楹擡眸。
“给你!”
镂空金马球扔向李楹,李楹下意识接住,崔珣道:“是你的了。”
李楹抱着镂空金马球,不知所措,这个三年一度才能得到的镂空金马球,崔珣就这样给了她?
一众儿郎的簇拥中,崔珣朝李楹招了招手,意气风发一如在天威军时:“我先走了。”
金黄阳光洒在他的身上,恰如披上金黄明光甲。
他顿了顿,又回头一笑,加了句:“这马球,就当聘礼了。”
李楹怔了下,她回过神来,晃了晃镂空金马球,对崔珣盈盈笑道:“那可不行,少了。”
“再补。”
“可以。”
晴空朗朗,穿着窄袖月白长袍、脚登长靴的少年,和额上点着红色滴珠状花子的少女,相视一笑,就如一对壁人一般,分外相配。
来寻崔珣的吴中贵女们见状,也有了数,看来裴十七郎心有所属,众人失望散去,倾慕李楹的几个学子听到聘礼二字,也死了心,倒是这桩事传入裴刺史和杜司马耳中,两家父母都是大笑,看来是时候给这对小儿女定下亲事了。
-
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一整套繁琐的流程下来,时间也过去了大半年,崔珣和李楹婚事终于差不多定下来了,虽然杜娘子有些舍不得女儿,但见她与裴家十七郎情投意合,况且裴家十七郎是她看着长大的,人品性情都无可挑剔,于是也就按捺下不舍,同意了这桩婚事。
只待崔珣参加完今年的进士科考试后,就回来迎娶李楹。
崔珣已经头名过了州试,接下来,便是殿试,他收拾行囊,和同窗好友一起奔赴长安,到运河河畔时,他一步三回头,怎么也不肯上船,好友打趣:“莫非是见不到明月珠,所以不愿上船?”
崔珣腼腆一笑:“我想再等一下她。”
正说话间,忽见李楹气喘吁吁过来,她手中还攥着一个荷囊,她小跑过来,将荷囊塞到崔珣怀中:“这是我在开元寺为你求的灵符,拿了灵符,定能高中。”
崔珣打开荷囊,里面却是空空如也,李楹也愣住了:“这是怎么回事?我是一大早去抢了头香,才能求到这灵符的,怎么会是空的?”
她忽恍然大悟,气的跺脚:“定然是有士子也想高中,才偷了我灵符!不行,我要回开元寺找出那贼人!”
“别去了。”崔珣阻止她,道:“难道有一张灵符,就能从末名变成头名吗?明月珠,没关系的。”
李楹仍不甘心,崔珣道:“你与其去找灵符,倒不如送我另外一样东西。”
“什么东西?”
崔珣道:“你的一缕发丝。”
李楹怔住:“我的发丝?”
崔珣点头:“见发如见人,明月珠,我想让你陪着我参加殿试。”
新笔下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