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下文学>>北雄> 第1999章 动兵(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99章 动兵(二)(2 / 2)

可事实上李年想多了,和徐世绩相处过的人都知道,徐驸马比长公主要好说话的多,不论做人还是做事都滴水不漏,更不可能仗着身份随意的得罪一位开国功臣。

再说了,他们两人都是皇亲国戚,天然就属于一个阵营派系,再加上徐世绩还是李靖的弟子,两人之间的牵系比李年想象的还要紧密一些。

徐世绩来到这里之后,就住在了李年的都护府中,兵权肯定是要移交给徐世绩的,这个在诏书中说的很明确。

另外徐世绩还去金城见了新罗女王金德曼,新罗人的近况不太好,但金德曼的王位却是稳固无比,没有人敢于为难她。

金德曼对徐世绩表达了坚定的支持,不支持也不行,新罗就像是一个把老本摆在赌桌上的赌徒,想撤下牌桌都不可能。

而且一场大败虽然让新罗伤筋动骨,可助唐军进据辽东的利益依旧诱人。

几个月以来,李年陪着徐世绩马不停蹄的见了很多人,眼瞅着徐驸马游刃有余的和各色人等打着交道,言明利害,做出承诺,拉拢人心,鼓舞各方士气。

尤其是在军中,只要有空闲,每隔几日徐世绩就会拉着李年带着人巡视各部军营,和军中将士们同吃同住,用不了多长时间,就把军中的校尉以上的将领都认全了。

跟将领们商议军事,整顿军纪,挥洒自如,潜移默化间便在军中建立起了威望,这种老练的治军之能,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做得到的。

至此李年已经意识到自己和人家的差距,都是多年征战,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人物,眼里不揉沙子。

什么样的军伍能打胜仗,什么样的人领兵最难对付,掺不得假的,那些夸夸其谈却没什么本事之人进了军营几天下来就得原形毕露。

而徐世绩这样的人,李年估摸着,大家都带一千人正面较量的话,李年有信心一个冲锋就打崩了他。

五千人的话胜负就可能说不准了,若是统领数万十几万的大军,面对徐世绩这样的对手,李年觉得防守将是个不错的主意。

这就是常年领兵,屡经大战的将军们所拥有的信心,即便之前战败,却也不足以击垮他,甚至于让他更希望与突厥人大战一场,一雪前耻。

当然了,李年知道自家的短长,他还是比较喜欢突厥人这样的对手,非常明显,徐世绩属于心眼最多的那种家伙,哼,河南人……

如果徐世绩能听到李年的心声,他一定会告诉李年,咱祖籍山东,不比你们关西人差了。

…………

不管怎么说,两人还算处的来,主要是徐世绩和谁都能处得来,他的情商比李靖高出不止一个层次。

就算在当年的汉王府,他也能时常邀来赵世勋喝酒,罗士信是真没办法,因为张须陀死在了河南,罗士信对瓦岗匪那叫个深恶痛绝,找到机会就要殴打他一顿。

弄的徐世绩都不敢在罗士信面前露面了,后来去了元朗身边,才算逃脱了罗士信的魔爪……

这是徐世绩的人生污点之一,比当年上瓦岗在翟让,单雄信面前卑躬屈膝更让他印象深刻。

因为他把翟让,单雄信那两个蠢货耍弄的团团转,最后还亲手砍下了单雄信的脑袋,可罗士信却能用最单纯的暴力打的他怀疑人生。

即便是跟妻子对练的时候,妻子拿根木棍戳他这一下戳他那一下也很痛苦,可也无法消除他对罗士信那个混账东西给他造成的心理阴影。

…………

即将动兵之际,李年和徐世绩饮酒,酒到半酣,李年终于露出些对去年战事的不满,对谁不满那自然是不用说了。

三路大军齐进,就他娘的尉迟偕没动地方,所部还是攻伐辽东的大军主力,按理说应该是尉迟偕在辽东城下吸引阿史那多闻。

结果尉迟偕迟迟没有进兵,最终是他李年抗下了一切,你说李年得有多窝火?

徐世绩微微一笑,“小弟能比大兄强在哪?都是听诏行事罢了,陛下其实也说了,去年退兵的诏书下的太急,不然也不会让突厥人得了便宜。

你看今年还不是让我和大兄领兵再战,哪有半点怪罪的意思?反而是小弟我,平白落了个辽东都护府大都护的职位,惭愧惭愧啊。”

徐世绩说话好听,说的李年也笑了,他也清楚,徐世绩过来还真就有点捡便宜的意思,不过谁让人家是驸马呢?羡慕不来的……

徐世绩没有趾高气扬,能这么放下架子叫他一声大兄,人品已经算是不错了,换个旁人试试,不定是什么嘴脸呢。

“这次进兵咱们还得快些,不然……”

“大兄莫急,听小弟说几句怎么样?”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新笔下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