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下文学>都市言情>大民富商苏半城> 第124集:市场拓展新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4集:市场拓展新域(1 / 2)

破界:苏晓与新兴市场的博弈

第一章 蛛网下的微光:上海的梅雨季总是来得黏腻。苏晓指尖划过平板电脑上跳动的数据流,会议室的落地窗将陆家嘴的摩天楼切割成冷灰色的几何图形。空气里弥漫着老派雪茄和新磨咖啡的混合气味——这是苏明远和苏明辉两代人留下的习惯印记。

“现有洗护线在华东的渗透率已经触达68%,”市场部总监推了推眼镜,激光笔在投影幕布上划出一道颤抖的红光,“东南亚市场的增量也在放缓,季度环比增长只有2.3%。”

年轻的董事们下意识地挺直了背脊。苏明辉轻叩着紫檀木桌面,他袖口的百达翡丽折射出细碎的光:“明远,你看?”

苏明远没有立刻回答,反而看向斜对角的苏晓。女儿今天穿了件藏青色西装,长发一丝不苟地挽在脑后,像极了二十年前初次参加董事会的自己。“晓晓,你那个‘未来实验室’的报告,准备得怎么样了?”

苏晓点开另一组PPT,屏幕瞬间被流动的荧光色填满。那是一组关于“生物基材料在个护领域应用”的调研数据,其中“可降解清洁颗粒”的市场预测曲线陡峭得惊人。“三个月前,我们在德国IFA展会上接触到柏林工业大学的研发团队……”她的声音冷静而清晰,“传统化工原料的替代需求,正在催生一个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超45%的新兴赛道。”

会议室里响起轻微的骚动。老臣们交换着意味深长的眼神——这意味着要推翻沿用数十年的供应链体系,甚至可能触碰现有产品的核心利益。

“风险评估呢?”苏明辉的声音带着金属般的冷硬。

“技术转化周期预估18个月,首年需投入研发资金1.2亿。”苏晓翻开文件夹,“但我们发现一个关键点:国内某高校团队在‘植物基表面活性剂’的研究上已进入中试阶段,专利池与柏林团队有63%的互补性。”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如果现在不切入,三年后可能连入场券都拿不到。”

苏明远忽然笑了,他想起父亲苏承宗当年砸锅卖铁也要拿下第一台进口纺织机的场景。“我同意。”老人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晓丫头,给你组建专项组,人事财务你先挑。但有个条件——现有业务线不能出半点岔子。”

窗外的雨突然大了起来,砸在玻璃上发出噼啪的声响。苏晓握紧了手中的钢笔,笔尖在会议记录上留下一个深色的圆点。她知道,这不仅是开拓新市场,更是一场关于家族企业未来十年话语权的豪赌。

第二章 荆棘路上的拓荒者

专项组的办公室设在总部大楼的23层,原本是闲置的档案室。苏晓把一面墙改造成了动态信息屏,实时滚动着全球生物基材料的专利申请、政策动向和资本市场热度。空气中常弥漫着速溶咖啡和打印墨水的味道,年轻的研究员们穿着白大褂在货架间穿梭,货架上摆满了装着绿色粉末、透明液体的玻璃瓶,像极了中世纪的炼金术士。

“苏总,这是最新的中试报告。”技术负责人小陈抱着一摞文件冲进办公室,额头上还带着汗珠,“高校团队的植物基活性剂在硬水条件下的泡沫稳定性还是达不到国标。”

苏晓接过报告,快速翻阅着数据。她想起上周去工厂调研时,老厂长指着生产线说的话:“晓晓啊,你爸他们当年能把洗衣粉卖到全国,靠的就是‘遇水即溶、泡沫丰富’这八个字。”

“让柏林团队把他们的‘酶改性技术’数据包发过来,”苏晓按下内线电话,“另外,联系华南理工的材料学院,问问他们的纳米包覆技术能不能做适应性改良。”她走到白板前,用红色 arker 画出一个复杂的技术树状图,“我们不能等单项技术成熟,必须用系统思维做整合创新。”

与此同时,市场端的压力也接踵而至。在一次行业论坛上,竞争对手的高管意有所指地说:“某些企业放着好好的金矿不挖,偏要去碰那些实验室里的玩意儿,怕是忘了商业的本质是盈利。”台下响起一阵暧昧的笑声。

苏晓不动声色地在手机上记下对方的发言要点。当晚,她给团队发了封邮件:“记住,当对手开始嘲笑你的方向时,要么是你真的错了,要么是你已经触碰到了他们的恐惧。”

转机出现在一个暴雨的夜晚。小陈带着两个黑眼圈冲进苏晓的办公室,手里拿着一个透明的培养皿:“你看!我们把高校的活性剂分子链接入柏林团队的酶制剂,再用华南理工的纳米壳包裹,硬水条件下的泡沫稳定性提升了27%!”

培养皿里的液体泛着淡淡的蓝光,像某种神秘的生命体。苏晓凑近闻了闻,没有传统化工原料的刺鼻气味,反而带着一丝植物的清香。“马上安排毒理检测和生态降解实验,”她的声音里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另外,让设计部开始做产品概念稿,我们要赶在年底的‘绿色科技展’上首发。”

凌晨三点,苏晓站在办公室窗前。雨已经停了,东方泛起鱼肚白。她想起白天接到的母亲电话,母亲说父亲最近总在书房看爷爷的老照片。或许,这就是传承的意义——不是守着祖辈的家业,而是像他们当年一样,有勇气在未知的荒野中踏出一条新路。

第三章 首秀与暗礁

“绿色科技展”的展厅里人头攒动,空气中弥漫着各家企业精心设计的香氛。苏晓团队的展位以“破土”为主题,背景墙是动态的植物生长投影,展台中央摆放着透明的圆柱容器,里面悬浮着他们研发的“生物基清洁球”,在灯光下像一颗颗绿色的星球。

“这款产品的核心优势,在于98%的成分源自玉米淀粉和椰子油,”苏晓正在向一位金发碧眼的采购商讲解,“在自然环境中,降解速度是传统产品的17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新笔下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