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我看见艺术品了。”
次日, 邀请赛在时令游乐园拉开帷幕。
到场的观众不少,看着不太像冰迷, 大概只是偶然找到座位的游客。
只有冰舞的比赛分早场和夜场,分别进行韵律舞和自由舞的角逐。
其实,用角逐这个词有些名不副实。
没有复杂的检录流程和规矩,大家都坐在场边说说笑笑,聊等会儿午餐吃什么,毫无硝烟的味道。
“你怎么才来?”叶绍瑶问姗姗来迟的Eva。
比赛顺序由抽签决定,白黑组合的出场靠前,叶绍瑶刚还替人着急。
“在进行神秘的仪式。”
Eva没细说, 只把头微微含着,右手穿过Rowan的指缝, 用小幅度的动作调动身体热量。
场上的节目结束,观众出声呐喊,首组选手开了一个好头。
格林坐在裁判席,招手示意他们走近, 当即用电脑回放了他们的关键步,两处用刃模糊和一个不合规则的loop小跳,图案舞只给到一级。
叶绍瑶惊讶,自家办的比赛从来随性,没有等分区, 裁判当着选手的面播报成绩和定级。
但像这样拿录像逐帧开刀, 多少有些残忍。
场上的女伴窘着脸, 拘谨地连连点头, 连微弱的呼吸声也不敢放出来。
不耐烦的观众走了一波又一波, 白黑组合上场,向留下的每一个人致意。
他们选择的曲目节奏偏快, 但能力很好地嵌进了表演,让激昂的音乐并不突兀。
“等等,他们好像是上届冬奥会的冠军?”
“Bravo!”
他们被路人记住了。
叶绍瑶听看台上的人们私语,赞同他们的所有褒扬。
她和白黑组合的同台竞技并不少,尤其作为同门这几年,月月都能打照面,生活中则见得更勤。
对于他们的节目,她了如指掌。
绝佳的水平搭配强烈的表演张力,叶绍瑶十数一次地感叹:“妈妈,我看见艺术品了。”
对,别人都是这么说,白黑组合的每套节目都是可以被藏入花滑史册的殿堂级存在。
尤其是自由舞。
但对于这样顶尖水准的运动员,格林的要求自然更高,她打断其他教练的赞美,剑指Rowan的节奏问题。
“你的节拍还是有点吃音乐,这在快步舞中会更明显。”
这话一出,他们的图案舞应该吃了“Ti”符号,可能不止一个。
不过这样微弱的失误,用肉眼基本不可察。
等待的时间有些久,久到五练才滑暖和的身体有些发冷,叶绍瑶蹲在地上,把腿也折进羽绒服。
“该把外套脱掉了。”季林越蹲在她身边,轻声说。
他们需要足够的温度保持肌肉活泛,但又要杜绝低温环境影响状态。
“最后一组选手,叶绍瑶/季林越。”
虽然格林教练曾说自己绝不夹杂个人情感,但举起话筒的那一刻,她首先破了功:“祝你们好运。”
“保证完成任务。”叶绍瑶回答。
牵着季林越踏上冰场,裙袖被风吹得干瘪,贴在胳膊上发痒。
把她拉入自己的角色。
行礼,致意,分开,begng pose就位。
他们本赛季选择的快步舞曲参考了百老汇音乐剧《四十二街》,节目中也有贯穿情节的演绎。
这是灰姑娘一夜成名的故事。
中心对称式的压步和刀齿步开场,小托举后顺势换位,华尔兹握法衔接一段接连转体的舞蹈,两人跨过冰场的短轴,在板墙边进入图案舞。
第一个关键点,女伴浮足/交替前后交叉,右后内刃撚转一周半后以外刃滑出。
第二个关键点,男伴同样交叉浮足,并在转三后接一圈右前外刃撚转。
第三和第四关键点,换位接摇摆式闭式乔克塔,最后以撚转步结束图案。
单足急停铲起的冰花和他们的刀齿步一样明快潇洒,溅落在裤腿上,亮得像夜空中的星体。
他们在衔接的舞蹈中融合了百老汇经典的踢踏动作,两人以华尔兹握法相对,叶绍瑶仰着身体,让自己的肢体尽量舒展。
这部音乐剧并不如曾经所看的《歌剧魅影》、《罗朱》有名,甚至在繁华的多伦多,他们还能买到网站的打折票。
不过《四十二街》的观感没有跟着票价降低档次,舞台复刻出1933年M国经济萧条下的纸醉金迷,一个单纯的女孩敲开百老汇的大门。
这是叶绍瑶最喜欢的一个情节,佩吉看着比自己高一头的朱利安,铿锵地说:
“我知道自己只是表演中的一粒尘埃。
“但把所有尘埃聚集在一起,就会得到一个活生生的、美丽的东西。”*
弧线托举,叶绍瑶降低姿态,向后伸手箍住季林越的后颈,利用核心翻上去,左膝跪在他的肩头,手臂从身侧擡起,宛如在舞台初生的新星。
外勾步进入中线接续步,两人沿着冰场的长轴滑行,配合肢体舞蹈向前踱步,内刃鲍步转体,两次后摇滚步后又接中心对称的乔克塔。
一路到长轴的尽头,他们再次面对面相握,借小托举改变凯利安握法,转身进入三组不同用刃和转体方向的同步撚转步。
欢乐与鸡血在明丽肆意的歌声中收拢。
他们停在中央,一串刀齿步模仿踢踏的舞姿,结束。
自我满足感在此时飙升。
叶绍瑶说,这是她久违的表演,激动到有些岔气。
季林越不知好歹地问:“不是因为体能吗?”
而后挨了一记眼神刀。
“你可以质疑我的能力,但不能质疑我的体能。”她说。
新笔下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