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山的清晨总是来得格外早,当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时,韩牧已经站在了重阳宫后山的悬崖边上,他深吸一口气,感受着山间特有的清冽空气,体内真气自然流转,在经脉中发出细微的鸣响。
“就是今日了。”韩牧低声自语,眼中闪过一丝决然。
他抬头望向被云雾笼罩的山巅,那里是终南山真正的最高处。
寻常武者根本无法抵达,纵然是整个全真教里,恐怕也只有他的师兄周伯通一人能攀上那云雾之上的绝顶。
韩牧嘴角微扬,身形忽然一晃,他脚下轻点崖边突出的石块,整个人如一片落叶般飘然而起。
山风呼啸,韩牧的道袍猎猎作响。他的身影在陡峭的山壁上几个起落,每一次脚尖轻触岩壁,都能借力上升十余丈。
渐渐地,山间的云雾将他包裹,湿润的水汽沾湿了他的眉发。
“再上三百丈……”韩牧在心中默数,体内真气流转速度加快,随着海拔升高,空气越发稀薄,呼吸变得困难,但他的动作丝毫不见迟缓。
忽然,一道垂直的绝壁出现在眼前,韩牧眼神一凝,使出九阴真经里的摧坚神爪,他右手成爪,猛地插入岩缝中。
只听“咔嚓”一声,坚硬的岩石竟被他五指生生插入。他借力一荡,身形再度拔高,如此反复数次,终于翻上了最后一道山脊。
当韩牧踏上终南山真正的顶峰时,眼前的景象让他呼吸为之一滞。
脚下是翻滚的云海,如同无边无际的白色海洋,在朝阳的照射下泛着金色的光芒,而他所站之处,竟是一块平整的圆形石台,直径约三丈,大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韩牧先是俯视整个终南山,只见重阳宫的建筑群排列在山巅之下,韩牧回到山顶平台的正中间,他掏出所记录的炼气之法来,只见纸张上赫然写着:
“自然盘坐,结握固印,凝神于鼻端前一寸虚空处,神凝此处,元气自不外泄,地下升起的阳气,至此则不上升,由鼻端进入体内,以微意顺鼻孔导入咽喉,守住咽喉,则气满生液。
液满分三口咽下送入丹田。再将神气自咽喉下移至中丹田,待中丹田气满,呼吸出入细微。
可引到下丹田,待下丹田气足,内容来自武术丹道气功,呼吸不出不入可引到长强,命门,夹背,玉枕,由玉枕入脑,守住上丹田,待上丹田气满,可引到咽堠,中丹田,下丹田,反复三十六转.停于下丹田,守住下丹田,此为小乘,功效不可思议。
三十六转后,开始气行大周天,炼气化神,大周天神气充足,气入中脉,中黄直透上下三十六,止于下丹田,此时气满脉住,神气混溶入虚空大定,精自化气,气自化神,神自还虚,虚实相通,内外大同,观天地如掌中,见日月于壶内。”
盘膝坐在石台中央,缓缓闭上双眼,他先做了九次深呼吸,每次吸气都绵长深沉,呼气时则将体内浊气尽数排出。这是韩牧从道家典籍中发现的基础法门,能帮助人快速进入冥想状态。
新笔下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