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太夸张了,让人实在难以相信。
李远舟见老婆一脸震惊,便耐心解释:
“非凡集团这几年生意做得可火了,赚了不少钱,所以给出的待遇自然就高,这很正常。”
李远舟之前特意了解过。
非凡集团每天的进账都相当可观,给出高工资也在情理之中。
李远舟接着说:
“咱们家现在的情况,你也清楚,太需要钱了。所以我才想着拼一把,去非凡集团试试。虽说这是个私人企业,可发展前景好得很,在那儿工作肯定没问题。”
要是家里经济条件宽裕。
李远舟肯定不会轻易辞职。
可现在家里到处都要用钱,他不得不冒险一试。
王雪娟回过神来,想了想,说道:
“看来,去非凡集团工作也不是不行。去不去,你自己拿主意吧。”
其实王雪娟心里已经同意了。
没办法,家里实在太缺钱了。
老人看病需要一大笔钱,儿子上大学也得不少开销。
如果李远舟去非凡集团工作,这些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老人能得到更好的治疗,儿子也能顺利上大学。
李远舟听老婆这么说,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说道:
“我是真想去非凡集团工作。雪娟,既然你同意了,明天我就联系非凡集团的董事长,给他答复。”
王雪娟点了点头。
李远舟美滋滋地憧憬着:
“等我去了非凡研究所工作,以后的日子就不用过得这么紧巴巴了。
说不定啊,咱们以后也能像那些有钱人一样,顿顿大鱼大肉。”
沈琰从帝都大学出来后,便开着他那辆小汽车,朝着帝都电视台奔去。
苏幼雪坐在一旁,满脸疑惑,忍不住问道:“咱们去电视台?”
沈琰一边稳稳地握着方向盘,一边说道:
“我正筹备建一个研究所,现在最缺的就是人才。所以打算在电视台打个广告,把天下有本事的人都招来。”
不一会儿,他们就到了电视台,顺利找到了周春明。
最近这段时间,周春明多次前往非凡集团采访,和他们都很熟络了。
前阵子,周春明因为采访了一个大新闻,直接升职了,所以对非凡集团好感倍增。
周春明一看到沈琰和苏幼雪,立刻热情地迎上去,笑着说:“沈董事长,苏总,你们好啊!怎么想着来电视台了?有啥事儿尽管说,我能帮上忙的一定帮。”
沈琰笑着回应:
“周记者,还真有事要麻烦你!我们想在帝都电视台打个广告。”
周春明一听,好奇地问:“沈董事长,你们想打啥广告呢?”
沈琰回答:
“我准备建研究所,急需一批人才,所以想打个广告,招募天下英才。”
周春明听了,立刻竖起大拇指,称赞道:
“沈董事长,您这格局可真不小,公开招募天下人才,非凡集团可是头一个啊!”
随后,周春明带着沈琰和苏幼雪去见台长。
台长是个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一听沈琰要打广告,顿时来了精神。
谁不知道沈琰是电视台的大户。
现在亲自找上门来打广告,这简直是送钱来的,必须得热情招待。
台长说道:
“沈董事长,您想打广告,这完全没问题,我们帝都电视台一定给您安排得妥妥当当的。”
接着,大家就开始商量广告的具体事宜。
最后,沈琰决定拿出三十万元,投放一个月的广告。
台长兴奋极了,打一个月广告就能进账三十万。
这钱来得太容易了。
沈琰也很高兴,三十万元就能获得一个月的广告时段。
这买卖太划算了。
有了这一个月的广告宣传,他就能招到不少顶尖人才。
谈完生意,沈琰又和台长聊了一会儿,这才返回四合院。
第二天,沈琰在电脑前敲下最后一个字,《电脑的原理和发展》这本书终于完成了。
这本书字数不算多,只有35万。
但里面有很多插图,电脑上做不出来。
沈琰只能找果果帮忙画。
前前后后花了十二天才大功告成。
“第一本总算完成了……真不容易啊。”
沈琰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虽说写书赚不了多少钱。
但完成一本书带来的成就感是无法言喻的。
沈琰感慨一番后,又坐在电脑前,开始写第二本书。
苏幼雪见了,忍不住问:“您不是刚写完一本吗,怎么又开始写了?”
沈琰边敲键盘边笑着说:
“之前写完的只是第一本,现在我要写第二本了。”
苏幼雪更好奇了,问道:“您打算写多少本啊?”
沈琰想了想,电脑相关的知识实在太多了。
从硬件到软件,从编程到算法,根本写不完。
而且自己也没那么多精力和时间一直写下去。
估计最多也就写个一二百本。
于是他说:“我这套书,估计要写一二百本吧。要是还有兴趣,可能会再多写点。”
饶是淡定的苏幼雪,听了都惊得合不拢嘴。
一二百本!
苏幼雪微微蹙眉:“你这也太辛苦了。”
沈琰轻轻捏了捏她的脸颊,笑着说:“别担心,我心里有数,这电脑不给力,所以我写得慢。要是换台厉害的电脑,写几百本书都不在话下。”
沈琰和苏幼雪正聊着,突然有人敲门。
苏幼雪打开门,只见一个中年男人站在外面,正是帝都大学后勤主任李远舟。
沈琰走过去,问道:
“李主任,怎么突然来了?”
李远舟一脸认真地说:
“沈教授,我考虑好了,明天就去辞职,然后跟着您干。”
原来,昨晚李远舟和老婆商量好了,所以一大早便来找沈琰。
沈琰听了,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说道:
“欢迎欢迎!李主任,欢迎你加入非凡研究所,从今天起,你就是非凡研究所的负责人了。”
沈琰虽然很重视这个研究所,但他并不打算亲自管理。
作为董事长,没必要事事亲力亲为。
找到合适的人才,把事情交给他们就行。
要是啥事儿都自己管,哪还有时间享受生活?
把工作交给下属,这才是董事长该做的。
李远舟能当上帝都大学后勤处主任,管理能力肯定不差。
把非凡研究所交给他,沈琰很放心。
屋内,沈琰和李远舟坐在一块儿,仔细商讨着研究所的筹备事宜。
李远舟推了推眼镜,一脸认真地问道:“沈教授,您这研究所打算招多少人呢?”
沈琰微微仰头,思索片刻后说道:
“先招一千人吧。刚开始起步,人员不用太多,一千人我觉得刚好能满足前期需求。”
听到这话,李远舟心中不禁一惊。
这才刚筹备的研究所,一开口就要招一千人,规模着实不小。
他紧接着提醒道:“沈教授,一下子招这么多人,工资支出可不是个小数目。
李远舟在心里默默算了一笔账。
最低年薪三万,一千人的话。
一年工资支出就是三百万。
这个数字在当时,那可是相当惊人的。
沈琰却自信满满,笑着说道:
“放心,非凡集团旗下各部门,经营状况良好,这点支出我们完全承受得起。”
两人稍作停顿,喝了口水,又继续讨论。
李远舟接着抛出问题:
“沈教授,建研究所需要各类场地、仪器,还有大量实验材料。您计划投入多少资金呢?”
沈琰毫不犹豫地说:
“我要把非凡研究所建成国内最先进的,第一期投入1亿元,第二期投入2亿,第三期投入2亿。加起来,整个研究所总计投入5亿元。”
“5亿元!”
李远舟瞪大了眼睛,差点惊掉了下巴。
一般的科研机构或者大学,一年的经费也就几百万。
沈琰这一出手就是5亿。
实在是令人震撼。
李远舟还是有些不敢相信,再次确认道:
“老板,您不是开玩笑吧?真要投这么多?”
沈琰认真地点点头,解释道:
“当然是真的。我做事向来追求极致,既然开研究所,就要做到最好。我不仅要让它在国内领先,在国际上也要达到二流水平。”
新笔下文学